close
 


來自法國奧賽美術館「驚艷米勒-田園之美畫展」與英國牛津大學阿胥莫林美術館「印象畢沙羅」讓今年夏天的台灣非常田園農村與人道關懷。

開講前一個半小時就已經排隊超過300號,擠爆演講廳的聽眾們滿心期待對藝術與歷史有著深厚學養,有農村童年以及巴黎在地生活經驗的蔣勳老師精采解析這兩個相關卻難得在同一個城市展出的展覽。



米勒(Francois Millet,1814~1875)
來自諾曼地地區鄉下農家的米勒,生長在一個充滿新舊衝突,包括工業革命興起,農業價值發生變化、共和與帝制對抗動盪、巴黎公社街頭抗爭等的時代,來到繁華巴黎的他原本寄望以仕紳肖像畫、裸女畫以謀生,直到1848年來到距離巴黎六十公里處的農村巴比松,米勒的童年記憶甦醒了,身上的農家之血沸騰,當許多巴比松畫派的畫家在田園裡看夕陽、畫森林之時,米勒的眼裡總是專注地凝視這些在土地上任勞任怨勞動的人們,看著他們拾穗,看著他們晚禱,看到人與土地的關係。

畫面上色彩呈現以淡色的黃、藍、紅再加上淡灰,呈現暗色調,低明度彩度的內斂並忠實呈現農人貧窮生活的素樸刻苦;背光的角度,幽微的光線中,勞動者的身影成為視覺的聚焦。遠方地平線傳達大地的穩定與天地間人的價值。這些發自內心的刻畫,使米勒成為符號,代表巴比松、農村的信仰與價值。

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30~1903)
被尊稱為「畢沙羅老爹」的畢沙羅,從小在海外殖民地成長的背景,看盡殖民剝削的不公不義,使他富有人道精神,堅持對田園、自然與親朋好友的關注。正好趕上農民運動浪潮的畢沙羅成了無政府主義者,致力協助整合農民自產自銷,減少剝削之苦。

畢沙羅樂於學習新的繪畫技巧,用以表達對生活周遭的關懷,他筆下的風景、農情都是自己居住的小鎮,所畫的人物也多是自己的妻女,即便是一幅看起來平凡無奇的街頭一角,其實都是他遠赴重洋從巴黎到倫敦探兒子的病而畫下的。畢沙羅這樣純真個性,對周遭的關懷讓他啟發鼓勵了許多後世重要藝術家,包括高更、梵谷、馬諦斯等等,也直接影響他的兒子們、孫女成為一流的畫家,直到今日,不少畢沙羅家族成員在藝術界各領域仍然相當活躍。



米勒與畢沙羅等等藝術家,以畫作傳世了當時他們對社會與生命的關懷,隨著蔣老師一張張畫作講解,了解晚近台灣的社會變遷與十九世紀上半葉的歐洲有著相類似的發展,人們與自然接觸的機會變少,土地與農業的記憶急速減少,而現代化、工業化的衝擊之下,農村與人道關懷的傳統價值益發不容易堅持;透過畫作,觀賞著可以感受米勒的內斂含蓄地對於農業發自內心的崇敬與畢沙羅對於生活周遭充滿感情的描繪與關懷,即使一百多年後,都依然如此觸動人心。

延伸閱讀:
是展覽,也是向米勒的致敬 (2008/6/16聯合報,原文:香岱爾‧吉歐潔(Chantal Georgel),奧塞美術館研究主管;譯者:
陳貺怡,台灣藝大教授)
蔣勳: 「拾穗」 美在艱難中頑強存活的意志
蔣勳: 「晚禱」如果不叫「晚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靈角落 的頭像
    心靈角落

    心靈角落

    心靈角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