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看看橫濱,大多是因為我們是在台灣兩大港都城市生長,又看過大和和紀的經典漫畫「橫濱故事」及一些橫濱取景的日劇,對於這日本第一大港,心生嚮往。
橫濱是日本最早接觸西方文明的港口,從小漁村發展成大都市,歷經關東大地震、東京空襲後建設發展,新潮與傳統、日式、中華與西洋風格在此交融,呈現豐富多元的面貌。各種風格迥異的熱門景點,如港未來、櫻木町;野毛、橫濱站一帶、中華街、山下公園;關內、元町;山手、新山下及本牧、根岸等等地區,讓旅人很難一次全部瞭解,而不斷想再來探訪。
從石川町站出來,走在又陡又長的上坡道上讓我想起了舊金山。我們把橫濱探訪的重點放在山手町,想看看西洋文化在橫濱的風貌。

※ 圖片資料來源:橫濱旅遊觀光會議事務局
▲ 布拉夫18番館
▲ 外交官之家
在參訪外交官的家時,正巧遇到新人拍攝婚紗,嬌俏的新娘子在美國維多利亞風格的建築裡,愈顯溫柔典雅。在一旁的新郎不是眉開眼笑就是與新娘深情相望,甜蜜幸福模樣,羨煞旁人。願他們的感情,也能像山手西洋館般,歷久彌新,越長久越珍惜。
▲ 艾利斯曼公館
▲ 山手234番館
▲ 橫濱英國館
▲ 山手111番館
一路上,在庭院或公園裡,可以看到許多銀髮族結伴在此繪畫寫生,他們或認真畫畫或互相討論,都讓觀者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在幾間西洋館裡,除了咖啡廳,也看到一些藝文活動,如畫展、小型音樂會、文物展覽會、插花展、攝影展..等,還有定期的活動文宣(山手通信,YAMATE Communication),感覺這些指定文化財,是與居民有互動、有感情,是相互連結的。
山手町的環境讓我想起紅毛城、英國打狗領事館以及天母,然而山手町範圍更廣,風格更強烈完整。歷經地震與空襲,目前僅存異人館不多,每一幢都可感受認真維護的用心。建築從裡到外與家具擺設,整潔到光可鑑人;牆上、櫃裡還搭配許多歷史與文物介紹,讓參觀者更深入瞭解。最令人驚嘆的是每一處搭配的盆花,絕非俗濫又生塵的塑膠花,而是一盆盆如藝術品般的插花作品。餐桌上、窗台旁甚至一個轉角,鮮花讓氣氛頓時鮮活起來,建築空間頓時升溫不再冷冰冰,感覺真美。
▲ 山手聖公會,日本第一間清教徒教會
▲ 天主教山手教會
▲ 元町公園
▲ 港見丘公園
來到港見丘公園,遠遠看見橫濱港灣大橋,海風拂面中想像一百多年前這裡西洋帆船在此穿梭,旁邊一整排眾多的貨櫃吊臂表示航運貨櫃進出是多麼繁忙。
▲ 中華街
超過百年歷史,聚集超過500間各式店面以及天后宮、關帝廟的橫濱中華街是日本最大的唐人街,這裡對於身為華人的我們,吸引力相對低很多,在吃過不怎麼合口味的肉包後,轉往熱鬧的購物中心 --皇后廣場。在地下樓的博多一風堂吃過拉麵後,架起腳架準備捕捉港區夜景的繽紛燦爛。
涼涼的晚風中,傳來遊樂園的遊客搭乘雲霄飛車的尖叫聲,眼前絢爛的橫濱摩天輪與鏡頭下金輪般的遊樂設施,想起白天的各處遊覽,期待有緣重遊,再探其他橫濱風情。
▲ 造型獨特的橫濱格蘭國際大陸飯店(右)與橫濱泛太平洋酒店
▲ 日本丸紀念公園一隅
▲ 不再遠颺的遠洋帆船「太平洋上的天鵝」--日本丸
▲ 橫濱摩天輪 Cosmo Clock 21
延伸閱讀:
★ 其他橫濱風情在電子相簿(密碼:200605)
★ 看看其他日本行旅遊紀錄
★ 橫濱旅遊觀光會議事務局(豐富詳盡的旅遊資訊)
★ 財團法人橫濱市綠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