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前亞都麗緻飯店總裁嚴長壽先生將窮其37年觀光旅遊體驗與感悟,出版「我所看見的未來」。收到書的當下,迫不及待開始翻閱,隨著嚴先生的觀察與分析,整個思緒在台灣的北中南東部外加離島走了一遭。感受在字裡文間流露著嚴先生始終如一的熱忱、專業的論點、深深的企盼與不免的憂心。

然而讀到對於台北盆地的規劃,台北盆地有必要撤除松山機場後,讓建商高密度開發大樓嗎?或許往天空發展的台北市,將會因為建蔽率的規定而有比今日更多的綠地。然而吸納更多人口,繼續開發的台北盆地,是件好事嗎?想著想著心裡浮上了問號。


以地質地理條件來說,如同裝著果凍的碗公般的台北盆地土壤質地鬆軟、地下水位高,腹地狹窄加上西側山腳斷層活動潛在性,不利需要深挖之大樓工程,即使要做,工程與維護成本也要高出很多,這些成本都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雖然受到監控的台北盆地近年來地層沈陷之情況已經趨緩,但是對於地下管線如自來水、電纜線等長期下來還是會造成影響,同時也不排除在地震時發生土壤液化的可能性。

再者,高密度人口與高樓發展,加上台北盆地相對低窪的地勢與必須靠橋樑連外的交通,對於台灣常見的颱風、水災與環境地質災害等災害,其防災設施與救援體系都將面臨嚴峻的考驗。救災開始之初,各地馳援的人力與物資大多會受到道路中斷的延誤,而要是台北盆地因為災害而使橋樑受損而必須中斷,就大大增加了救援困難度。


如果台北盆地不再高度開發,政經中心也可往南向桃園發展。桃園地質為礫石層,基盤穩固,平原腹地廣大,可延伸發展。區域地勢較高,水患情況較為輕微。全區鄰近之斷層活動度低,而且距離主要震源區較遠,在人為坡地開發管制得宜的情況下,地質災害程度相對較低。地質與防災的優質天然條件,開發與維護成本相對較低。加上機場發展與整合工業區,有相當的發展潛力。

解放後天空的台北不再強調高度開發,那台北發展什麼呢?是值得思考的課題,想想台北是個有青山、有河景(這還要大大努力)、有溫泉、有美食、有古蹟、有藝文的城市,應該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吧?或許在商業之外,再多些些人味與溫暖吧,我是這麼相信。

解放後的台北的天空,需要摩天大樓來妝點天際線嗎?或許值得拋開顏色,平心靜氣再思考琢磨。


  延伸閱讀:
 科學與工程觀點:台北盆地的隱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靈角落 的頭像
    心靈角落

    心靈角落

    心靈角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5) 人氣()